旭和熱工從國家發改委反壟斷局獲悉,2018年反壟斷工作重點將從加快推進公平競爭審查制度、持續推進反壟斷執法、加快制定反壟斷指南、繼續加大培訓和宣傳力度等四方面推進。
其中,在執法方面,將對關系民生的行業和領域進行跟蹤和研究,天然氣、短缺藥品及原料藥、醫療器械、知識產權、汽車及零配件、自來水、電力、工業原料、農資以及農藥等將成為重點關注的行業和領域。中國政法大學經濟法研究所所長劉繼峰表示,
民生領域壟斷涉及范圍廣,會造成比較大的社會負面影響,所以反壟斷執法機構在接到這類案件時會非常重視,將通過調查有關證據并做出查處。
完善公平競爭審查制度重點將進一步清理現行排除限制競爭政策措施,對現行規章文件和其他政策措施中含有的地方保護、指定交易、市場壁壘等內容進行清理。重點包括
設置不合理和歧視性的準入和退出條件;限定經營、購買、使用特定經營者提供的商品和服務;對外地和進口商品、服務實行歧視性價格和歧視性補貼政策;排斥或者限制外地經營者參加本地招投標活動等。
人民日報強調,相關部門將針對關鍵行業領域加快制定反壟斷指南,進一步明確、幫助企業理解中國的競爭規則,穩定市場主體的法律預期;在反壟斷政策的執行上,也將對內資和外資企業一視同仁。
近年來,已有多家外資知名企業在中國反壟斷規則框架下遭到處罰。目前國家發改委反壟斷局判處的比較高罰金,是2015年對高通的60億人民幣(約合9.47億美元)罰金,同時也是中國通信行業反壟斷高案,高通方面認罰。
2017年發改委反壟斷罰款逾5億元,創造多項“高”
2017年,發改委在反壟斷領域動作頻頻,處罰對象涉及電信、電力、造紙、醫藥等多個行業,開出逾5億元的反壟斷罰單,其中還創造了數個“高”。
在聚氯乙烯樹脂 (PVC) 價格壟斷案中,對18家PVC企業處以罰款共計4.57億元,創下了《反壟斷法》實施以來執法部門對國內企業開出的比較大一筆罰單。涉案企業以“西北氯堿聯合體”的名義先后召開6次會議,交流市場行情、討論產量銷量,并通過微信群達成了13次價格壟斷協議,聯手推高PVC售價。
根據《反壟斷法》規定,具有競爭關系的企業之間不能抱團溝通價格,更不能達成價格壟斷協議。上述案件中18家PVC企業違反比較基本的經濟規律,觸犯了法律底線。
在山西電力價格壟斷案中,山西電協違反《反壟斷法》規定,違背國家電力改革中引入競爭、鼓勵大型工業用戶向發電企業直接購電、交易雙方協商定價的原則,不利于通過市場化、法治化的手段有效推進火電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發改委依法對該案件處罰7338萬元,其中23家山西省火電企業被罰7288萬元;作為壟斷行為組織者的山西電協被頂格罰款50萬元。這是發改委高次對電力行業進行處罰,也是對大型國有企業、中央企業開出的高筆罰單。